Exness外汇MT4

报废车虚假投保、谎称水淹报全损,骗保手段层出不穷,如何根治

Exness

  来源:北京商报

  一起起案件揭开了当前易于滋生的骗保乱象 。9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 ,2023—2024年度广东保险诈骗违法犯罪专项打击典型案例公布,骗保案件涉及的险种主要为车险,骗保手段包括故意水淹 、故意撞击、套牌报废车等。近年来 ,保险欺诈案件频发,不法分子会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伪造事故或夸大损失等手段。因利益驱动等因素,相关案件呈上升趋势 ,这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 ,也加剧了行业的信任危机 。

  针对骗保案件,行业正采取哪些防范举措?骗保乱象频发,保险公司又该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

  频有骗保手段被曝光

  保险欺诈通常指假借保险名义或者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通常涉及保险金诈骗 、非法经营保险业务以及保险合同诈骗等。

  保险欺诈的背后,不法分子更容易盯上豪车。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一起套牌报废车骗保案显示,一家保险公司接到报案称 ,承保的某劳斯莱斯牌车辆在外省行驶时撞树,受损严重 。保险公司经调查后认为该案存在重大故意风险,将该条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 ,承保车辆实为虚假投保的套牌车,该车辆在“天津火灾爆炸案”中已烧毁、解体、报废,并在中国市场无销售 。

  骗保案件的侦破 ,意味着可以为保险公司挽回一定的损失。上述案件也显示,在获取相关车辆解体报废证据后,相关民事诉讼最终以保险公司胜诉结案 ,成功挽损200余万元。

  除了靠报废车虚假投保 ,市场也存在故意水淹车进行骗保的情况 。相关案例显示,2024年上半年,黄某向一家保险公司报案称 ,其停放在某地段的新能源车,因泄洪被淹没,造成车辆全损。保险公司调查时根据承保标的状态 、相关时间点等信息 ,确认该案应为一起利用泄洪,故意将车辆停放在水淹黑点的骗赔案件。

  保险作为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在社会保障网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 ,金融监管总局指出,近年来,保险欺诈团伙化 、职业化、跨地区、跨机构案件渐趋增多。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 ,除了广东,上海等地也在持续打击骗保行为。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今年4月发布的信息,犯罪嫌疑人段某为了便于制造交通事故并通过维修车辆牟取非法利益 ,先后低价买下9辆豪车和6辆面包车 。在为车辆选择不同保险公司投保后 ,段某指使犯罪嫌疑人蔡某等人招募了13名“车手 ”驾驶车辆,由汽修厂员工李某等人“策划指挥交通事故”,专门挑选两区交界 、道路偏僻、人车稀少、灯光昏暗的路段 ,指挥“车手”制造出豪车无责 、面包车全责的重大车损交通事故。

  之后,“车手 ”驾驶受损豪车到段某经营的汽修厂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段某采取虚报使用高价原厂配件、实际使用廉价配件的方式 ,故意抬高维修费用,骗取高额保险理赔款 。段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车险正成为保险欺诈违法犯罪行为的重灾区。在业内人士看来,车辆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使用频次高,且事故发生地点、原因易伪造,现场勘查和责任认定难度高 。整体而言 ,从事故发生 、定损、维修到理赔,涉及车主、维修厂 、鉴定机构等多方,也更容易产生利益链条 。对于保险欺诈常见于车险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 ,原因包括车辆易人为制造事故且痕迹难溯源、部分理赔环节核查难、高端车险高保额与低骗保成本反差大等。

  险企需建立反诈体系

  一旦不法分子骗保成功,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给保险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相关公司增加了调查等成本。

  其实 ,保险欺诈行为损害的不只是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从保险的本质而言,由于保险是向面临相同风险的群体筹集资金 ,用以补偿少数遭受灾害者的风险控制机制,因此,保险欺诈行为同时损害的还有其他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

  “骗保多发也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赔付率上升 ,最终通过上调车险保费转嫁成本,损害普通合规车主的利益。”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为减少骗保发生的可能性 ,保险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享信息,建立专门的档案对有理赔历史的投保人进行存档,对于有多次理赔历史的投保人 ,在投保时进行预警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投保人的风险。保险公司也可以与医院 、交警等部门协作,确认保险事故理赔的真实性 。

  在刘春生看来,行业可推广“数智”反欺诈手段 、建立跨机构联动机制、规范第三方合作以防范骗保。

  以广东保险业打击骗保的动作为例 ,通过定期会商、联动摸排 、交叉核验、串并分析等方式,立足大数据筛查、迭代升级反欺诈模型等“数智 ”手段,织密织牢犯罪打击工作网。

  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产品的供给方 ,在保险市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基于这一定位,保险公司离不开从自身角度出发 ,提升反欺诈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 。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发布的《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应承担欺诈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欺诈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信息系统 ,稳妥处置欺诈风险 ,加强行业协作。

  进一步而言,保险公司应完善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 、流程设置、信息系统、行业协作 、人才队伍等在内的欺诈风险管理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欺诈这一违法犯罪行为的猖獗 ,表面上反映了保险行业风险管理的漏洞 。部分保险公司及业务员为了追求效益,可能忽略了承保、理赔工作的审慎性,也忽略了安全经营的重要性。“保险公司需从源头优化承保环节 ,严格核验车辆真实性;完善理赔流程,对高风险案件加强核查;同时加强内部培训与公众宣传,从准入、审核 、意识层面阻断骗保可能。 ”刘春生表示 。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 ,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